王暾: 和地震波“赛跑”的人

中国科技网 中字

2008年回国至今,44岁的王暾只做了一件事——和地震波“赛跑”。这位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国家“****”入选者要让自己主研的地震预警系统发出预警的速度快过地震波。

最近他就“跑赢”了一次。

8月13日凌晨1点44分,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发生5.0级地震,上述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了此次地震,给昆明市提前17秒预警,给玉溪市提前1秒预警。

这次地震立即成为当日的焦点新闻,随之也引发了舆论对地震预警的关注。

这些日子,王暾一直关注舆论的反应,他不断接受媒体采访,回应公众的疑问。对他来说,每次地震都是对该系统的检验,也是对自己回国10年来奋斗成果的一次检验。

敢想敢干,跨界研制地震预警系统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时,王暾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理论物理博士后研究工作。浙江大学工学学士、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力学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这是当时“学霸”王暾的履历。

看到地震造成的惨重伤亡,王暾想:“有没有办法可以提前一些时间发出地震预警,哪怕只提前十几秒钟,能让人们获得更多的逃生机会,减少人员伤亡。”

他查询后发现,国内还没有这种地震预警装置,“我就想能不能自己来做一个”。于是,他动了回国做地震预警相关工作的念头。

说干就干。就在地震发生后不到一周,他变身行动派,带着从同学、亲友处筹集的300万元,从人才市场招了7个人,在成都搞起了地震预警科研。

同事们都叫他“王大胆”。因为拿着力学和理论物理两个博士学位的王暾,干起了地震预警这个跟自己专业不相干的研究项目。

“以我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积累来看,我认为地震预警可以实现。日本已经实现了,我们为什么不行?”王暾说。

王暾带领团队利用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速度比电波慢的特点,在地震发生后迅速收集震中信号,在地震波到达破坏地区前发出预警——这是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地震预警打的就是时间差这张牌。”王暾说。

得益于汶川地震后频发的余震,采用全新的分布式计算、预警倒计时等技术,王暾团队的研究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2010年底,团队完成了地震预警系统的雏形,并把仪器部署在汶川地震余震区进行实验。

一年后,国内首次实现手机短信接收地震预警信息,证实该技术基本成功。又过了一年,汶川电视台开通了国内首个电视预警功能,在地震波到来前,电视会自动跳出弹窗并开始倒计时。

“当时我们思考得更多的不是技术,而是预警后有人跳楼怎么办?预警成功了人们有没有疏散预案?人们该如何利用这项新技术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王暾说。

无惧质疑,化舆论危机为发展契机

2013年之前,从科研角度来看,王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一次电视预警、第一次手机预警……地震预警系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第一次”。

或许那时的王暾没想到,他要跑赢的不只有地震波,还有人们的观念。

2013年2月云南巧家4.9级地震发生后,王暾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实现成功预警,这是国内地震预警系统首次实现对破坏性地震的成功预警。当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地震预警系统再次成功预警。但在国内媒体高度关注的同时,对地震预警的质疑声也一浪高过一浪:提前几秒、几十秒预警有用吗?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是否受法律限制?

如潮的追问袭来,王暾没有逃避,而是直面近百家海内外媒体每天近乎24小时的穷追不舍。每次接受采访,他都耐心回应质疑——如果在地震波到达时提前3秒收到预警,伤亡人数可降低14%;提前10秒,伤亡人数可降低39%;如果汶川地震发生时有预警,死亡人数可能会减少2万至3万。

他更抓住了这次“走红”的机会,扩大了“科研布局”:2013年之前他仅建设了1000余个预警台站,而到2014年10月他和团队通过与各地防震减灾部门的合作,在全国铺设了5000个预警台站。这使我国超越日本,建成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络。

“任何一项创新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担当精神。”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暾说,在不断解释应对中,一批有识之士的默默支持令他倍感温暖,也成为他前进的动力。“当时有领导说,这项技术虽有风险但方向正确,我们无条件支持。还有领导说,先做好预案,有风险该担责我们就担责。”王暾说。

此后,无论是2014年的云南昭通鲁甸6.5级地震,还是2017年的九寨沟7.0级地震,王暾和他的地震预警系统在40次破坏性地震中无一漏报、误报。

再攀高峰,建国内首个地下云图网

回顾过去10年的研发历程,技术还算不上最难跨越的门槛,非技术性的“拦路虎”让王暾的征途充满了惊险。

有段时间,王暾“脑子里出现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钱’”。有一次,他带着团队去汶川布点,路上连加油的钱都没有了。为让项目继续运转下去,团队成员有的拿出自己的积蓄,有的用信用卡取现。

幸运的是,就在他觉得快要山穷水尽时,救命稻草出现了。由于研究成果初具雏形,之前向成都高新区申请的20万元扶持资金在这时到账。第二年春天,科技部的专项资金陆续到位。2011年,王暾团队得到了30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情况才慢慢好了起来。

“说实话,当初回国就打算干个两三年,搞出地震预警技术服务国家,然后继续出国深造。”谈及地震预警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为何能冲破层层阻力、不断前行,王暾说,自己没有什么“忽悠”“讲故事”的诀窍,只有最朴素的心得:科研工作做了多少就说多少,不要吹牛;要多谈奉献,不要考虑个人利益,“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王暾说,目前开展的手机、电视等地震预警个人服务,以及学校、医院、地铁、高危化工行业、核工业等领域的地震预警专项服务,从未考虑过团队的利润、利益。而由此产生的费用多靠科技项目、人才项目等经费补给。“如果涉及到利益,团队就不可能快速实现研发成功,也不可能在面对那么多争议时还坚持推广,更不可能得到各界人士‘悄无声息’的支持。”

随着地震预警系统的逐步推广,目前在我国四川、陕西、云南等地已进行了超过400万人次参与的地震预警演练。今年5月3日四川省德阳、宜宾等11个市县先后开通电视预警功能。

王暾的下一个目标,是用4年时间建设国内首个地下云图网——通过在地表安装约2000个地下云图网监测站,收集地下8千米至20千米的应力和能量动态演化信息,并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处理生成的动态地下应力和能量监测网络。

“最终,我们将有望通过类似于气象预报‘看云识天气’的方式,对地下云图进行自动或人工分析、研判,促进预报地震科研水平提升。”王暾说。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