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介于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之间的高精密仪器,一般用于高分辨率微区形貌分析。近年来,随着科研领域对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需求逐渐旺盛,我国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但由于国内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行业市场主要被海外知名扫描电子显微镜生产企业所占据。
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主要公司:目前国内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的公司主要有中科科仪、聚束科技、国仪量子、泽攸科技和善时仪器等。
本文核心数据:扫描电子显微镜市场份额(按需求量)、企业代表性产品参数对比
1、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竞争派系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用于高分辨率微区形貌分析的大型精密仪器,其具有景深大、分辨率高, 成像直观、立体感强、放大倍数范围宽以及待测样品可在三维空间内进行旋转和倾斜等特点。因为较高的技术壁垒,我国目前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生产企业不多,其主要有中科科仪、聚束科技、国仪量子、泽攸科技和善时仪器等。这些企业均未上市。
中国扫描电子显微镜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分为两大派系:国内企业和海外厂商。其中,由于国内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起步较晚,海外厂商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产品相关技术方面相较国内企业具有较大优势,因而整体的竞争实力也较国内企业更强。
2、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市场份额与市场集中度
由于国内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中国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市场主要被海外知名扫描电子显微镜生产企业所占据。市场集中度较高,CR4在75%以上。
目前,在中国扫描电子显微镜市场较为活跃的海外厂商主要有赛默飞、蔡司、日立、日本电子等,其主要专注于应用在科学研究的中高端扫描电子显微镜。国内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生产厂商较少,主要为中科科仪、聚束科技、国仪量子、泽攸科技等,其中,除中科科仪外,其他厂商均是近5年才成为中国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市场的参与者,国内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生产企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领域,中高端扫描电子显微镜方面竞争力较弱。
从具体份额来看,我国扫描电子显微镜需求量的90%左右均被海外厂商覆盖,其中蔡司、赛默飞(含飞纳)、日立这三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均在20%左右。国内厂商在市场份额方面能够与海外厂商竞争的仅有中科科仪一家企业,其市场份额占到了全国扫描电子显微镜市场的7%左右。
但随着我国对重大科学仪器国产化替代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项推动科学仪器国产化替代的政策层出不穷,使得国产化替代趋势不断兴起,以中科科仪为代表的中国扫描电子显微镜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仍在不断提升。
3、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企业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产品布局方面,海外厂商的均已经应用了场发射电子枪技术,而我国除中科科仪和聚束科技外的其他品牌仍停留在分辨率和放大倍数较为逊色的钨灯丝扫描电镜阶段。此外,按国内扫描电子显微镜产品招投标的情况来看,受产品技术先进性影响,海外厂商扫描电子显微镜产品的平均价格也明显高于国内品牌。
前瞻产业研究院挑选了中科科仪、聚束科技、国仪量子、泽攸科技、善时仪器这五家中国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企业作为代表,并对其较具代表性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了参数对比。通过对比发现,中科科仪和聚束科技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已经开始应用场发射电子枪,整体技术水平高于国仪量子、泽攸科技和善时仪器。
从分辨率和电子光学放大倍数来看,中科科仪和聚束科技也是遥遥领先,但中科科仪的KYKY-EM8100的电子光学极限放大倍数为聚束科技Navigator-110的1.33倍,整体来看,中科科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在中国扫描电子显微镜市场国内厂商中占据领先地位。
但若将中科科仪、聚束科技和蔡司、日立、日本电子、赛默飞等四家海外知名行业企业的扫描电子显微镜产品进行参数对比。则不难发现,虽然中科科仪和聚束科技的产品在我国国产扫描电子显微镜中遥遥领先,但仍在分辨率和电子光学放大倍数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厂商。综合来看,我国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企业的产品研发水平仍需提高。
4、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五力竞争模型角度分析,我国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企业数量较少,海外厂商占主导地位且市场集中度较高,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较高;
同时,由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产品的特殊性,单次采购量有限,且往往需要定制,故其无法批量采购,上游议价能力较强;
其下游又多是高校与研究院所,其对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要求较高,多倾向于购置海外厂商的高分辨率产品,对国产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议价能力较强;但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壁垒较高,替代品较少,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和替代品风险较低。
综合来看,我国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竞争状态总结如下: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显微镜(电镜)行业 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