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回收产业东风中,吉利科技集团如何先行一步?

松果财经
关注

随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能源变革和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能源行业不断涌现新的机遇。

动力电池回收和再利用,就是近在眼前的“红利型”产业。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生产紧随电动车普及步伐,存量电池数量已经非常可观。而按照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市场即将迎来大规模的动力电池退役潮。

在新能源市场持续壮大的基础上,不管是出于“双碳”战略的要求,还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压力,政策端和市场端都加大了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关注。

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宣布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加快健全回收业务体系,被业内视作行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积极信号。

因此,市场敏感度高的企业正在快马加鞭地布局。比如,吉利科技集团常青新能源二期项目于近期投产,从开工到投产仅用300多天。据悉,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吉利科技当前整体废旧电池回收拆解产能达5万吨/年,三元前驱体产能达5万吨/年。

从经济价值、产业政策及环境价值等多种角度来看,动力电池回收都将是未来的蓝海赛道。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上参与者众多,同时行业格局分散,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吉利科技是如何进行布局的呢?

一、深耕广拓蓝海赛道,吉利科技下好“先手棋”

对于动力电池退役潮的到来,有识之士不难预见。

自2015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动力电池需求不断增加,装机量也逐年攀升。按平均6—8年使用寿命,动力电池于2022年前后迎来首次退役高峰,且电池报废量将持续向上。根据相关机构统计,2022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较2015年翻了将近20倍,而未来报废电池量将呈正比例增长,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大有可为。

图源:IT桔子

因此,做好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最大程度利用好“车轮上的矿山”,已成为新能源行业和企业的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在废旧的锂离子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可以梯次利用,而包括三元和钴酸锂等电池都可以回收拆解再生利用。

看准这一蓝海细分赛道,吉利科技集团于2018年就开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目前已构建出覆盖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的双路线生态。

从回收产能规划来看,吉利科技战略前瞻性地入局,在产业竞争加剧前形成了先行优势。根据公开资料,在三元前驱体端,吉利科技整体建设三元前驱体年产能10万吨项目;而在磷酸铁锂材料端,吉利科技在江西宜春布局建设了磷酸铁锂材料及10万吨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项目。

从产业布局来看,吉利科技一方面深度布局完善内部锂电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另一方面加速布局对外渠道的电池回收业务。目前,吉利科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已经与吉利旗下多家汽车厂、电池厂签订长协战略合同,并与材料厂及保险公司等各方携手,保证回收电池货源稳定,为继续扩大与巩固市场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不难看出,吉利科技在产能上着眼于市场需求前景,在业务上完善电池生态产业链,已逐步形成一体化产业协同优势,并通过协同效应进一步降低公司生产成本,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前瞻性产业布局初露峥嵘时,吉利科技也迎来了政策东风,全球相关政策出台明显加速,国内外电池回收企业规范化、专业化、大型化趋势加快。放眼国际市场,欧盟发布了《电池与废电池法规》,率先对电池全生命周期实行碳监管和可循环发展提出要求,顺应世界减碳潮流;于国内市场,工信部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支持退役电池柔性拆解、高效再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利用。

政策东风已至,在产业利润可观的局面下,涌入赛道的玩家日益增加,“僧多粥少”的未来已经可以预见,作为头部玩家,吉利科技集团如何从先发优势走向长期增长?

二、伫立时代风口,筑高“渠道+技术+资质”的护城河

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要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立足于新能源全生命周期循环价值链,形成自身体系化的竞争优势,技术和资本是基本门槛。

同时,相比上下游其他环节,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做的是一个“逆向生意”。其特性在于,企业是从终端市场将电池产品回收,最终经过加工处理让材料再次进入产业链中流通,而行业资源强势者可以通过占有核心电池流通分发渠道获得更多主导权。

因此,渠道、技术、资质等因素,是衡量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相关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综合这些特点来看,松果财经认为,吉利科技在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布局已经形成了独特优势。

首先,吉利科技充分发挥产业布局优势、先行战略优势,以回收渠道为核心,打造出规模优势。

正如前文分析,吉利科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前瞻性的布局不仅提供了战略性原料保障,还助力打造完整锂电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充分激发了集团在新材料、新能源光伏、储能、电池制造等领域的协同创新发展。

图源:华福证券

凭借这些优势,吉利科技动力电池业务统筹上下游资源,建立了全国性动力电池回收网络,规模优势成为其制胜关键。公开资料显示,公司目前共有30多个回收网点,遍布全国五大区域。未来,网点逐步完善,有望形成网络效应。

其次,在技术方面,吉利科技以科技创新实现了技术领跑,成本优势凸显。

当前,电池回收主要包括预处理和后续处理两个阶段,火法回收技术和湿法回收技术是当前主流技术路线。对比火法回收技术,湿法回收技术具有能耗低、回收效率高、产品纯度高等优势,被各家公司广泛引用。

在众多玩家中,吉利科技常青新能源现已申请80余项专利,凭借独有的湿法工艺技术,以约99%的镍钴回收率及超过90%的锂回收率,成功位居世界同行业内先进水平,实现了更高的回收效率。

最后,在资质这一关键要素上,常青新能源受到了权威部门的认可,成长确定性较强。如今,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呈现“群雄并起”的格局,“小、散、乱”的竞争环境一时间难以改善。此时,白名单资质对行业、企业长期发展意义不言而喻。常青新能源已两次入选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成为行业内同时拥有再生利用和梯次利用双资质电池回收示范企业,助力电池回收行业规范形成。

渠道、技术、资质,这三道护城河保障了吉利科技电池回收和再利用业务的长期竞争力。站在一个长期主义者视角下,吉利科技更是有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变废为宝、点碳成金。围绕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回收产业,吉利科技从源头到再利用,全链路推动新能源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电池回收和再利用业务获得了国家绿色工厂、中国最佳绿色材料企业及中国杰出资源综合利用奖企业等一系列绿色成果认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一个具有韧性、负责任且可持续发展的参考案例。

来源:松果财经

       原文标题 : 电池回收产业东风中,吉利科技集团如何先行一步?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